聯系我們
————————————————
聯系人:許經理
手 機:18955171585
微 信:18955171585
Q Q :317823135
地 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潛山路綠地藍海大廈
【中國經營網綜合報道】近日,北京、上海、等多地暫?;ヂ摼W金融企業商市登記注冊的新聞報道引發公眾關注。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貸、私募、眾籌等通過線上線下各類渠道滲入社會,而普通投資者對風險識別能力有限,各類機構魚龍混雜,監管收緊的目的主要是控制風險。
不得不提及的是,在“混戰時代”,地方金融監管層承受著《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辦法》)規定、社會責任等多方面壓力,正在逐步加強行業整頓,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伴隨著2016年監管細則從征求意見到真正推出,將是行業重度洗牌的一年。
多地暫停注冊互金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2016年新舊年交接之際,由互聯網金融帶動的網絡理財、財富管理大行業,有兩件大事發生。一是以e租寶等為代表的大規模非法集資案件爆發;二是去年12月28日銀監會下發《辦法》,P2P網貸監管細則在“意料之外”出臺?!掇k法》一方面明確了監管權下放至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并實施備案制;另一方面,明確未來開展P2P網貸業務的平臺應該具有“網絡借貸信息中介”字樣。
“該類公司現在只能在自貿區做了,其他區拿不到注冊地址,1月9日下了一個政策?!鄙虾R患易源砉镜目蛻艚浝硗跸壬嘎?,該政策即上海市金融辦下發的“上海暫?;ヂ摼W金融平臺注冊”。
在北京,近十家企業登記注冊代理機構絕大部分表示已經不能再代理注冊包含“私募基金”“財富管理”“資本管理”“資產管理”“投資管理”等字樣的企業,去年12月前還可代理注冊。至于是否是接到工商局“窗口指導”,以及何時接到,上述代理機構的客服人員均表示不知情。
與此同時,針對私募、眾籌行業的監管也在收緊。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一位正籌備在北京注冊成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的人士透露,去年11月末,企業注冊代理機構已經告知,私募基金的注冊難度將增加,入口有可能收緊,催促趕緊“踩點”注冊。如果近期傳聞屬實,他們已做好準備去上海等外地城市注冊,或者通過陽光私募傳統的單賬戶管理形式來實現。
“去年行業內發生了不少跑路、失聯等非常規性事件,對行業整體的名譽和聲望帶來打擊,監管層收緊入口也符合情理,但相信這只是暫時性措施,待清理整頓完存量,還是會歡迎優質增量進入?!?
另一位剛剛完成登記的私募基金人士則認為,當前政策收緊主要是針對經營業務?!叭绻洜I范圍有非投資類業務,登記材料就會被退回但是其他登記備案流程和周期沒有變化?!睒I內人士認為,之所以政策收緊,主要還是因為中國證監會今年工作基調是防風險,目前私募量太多,已注冊數量達到25221家,發生風險的概率也明顯增加,所以要求更趨嚴格。
中國銀河證券私募匯數據顯示,2016年1月首周新成立私募基金管理人137家,而2015年11月和12月單月新成立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分別為1896家和1344家,2015年數量最多的月份是7月,單月新增2688家。僅從結果上看,新增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已然呈現較為明顯的下降趨勢。
對于網絡盛傳工商局暫停核準投資類企業登記注冊,清科研究中心表示,目前并未得到確切通知也尚未查詢到官方文件。根據清科集團私募通數據,2015年股權投資市場新募集的創業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已將近3000只,較2014年增幅明顯。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數據也顯示,自2014年2月私募投資基金實現登記備案制以來,登記備案的私募基金已超過22000只,但私募基金野蠻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很多風險和問題。
不過,面對注冊門檻的“鎖死”,多位行業人士表示并沒有太大“感覺”。在他們看來,雖然注冊暫停,但依然有不少變通路徑。
“開展業務不需要注冊相關字樣企業,其實對行業并沒有影響?!本W貸之家CEO石鵬峰表示,注冊一家電子商務公司,照樣可以開展P2P業務。而同樣被推至臺前的字眼還包含“信息服務”、“信息咨詢”、“商務咨詢”等,文字游戲似乎已經成為更多人心中的對策。
除此以外,購買殼公司也是通路之一。此次“暫?!币l了更多人對于傳統金融企業想要進行互聯網金融轉型而受阻的擔憂。對此,積木盒子聯合創始人、首席運營官魏偉表示,經歷了前兩年的發展,行業發展的黃金期已經過去,目前再想尋找行業機會已較難?!白钃趿苏P枨笫切「怕适录??!蔽簜シQ,如果想要在這個“紅?!睓n口再撈一筆,有大量的標的可以購買。
而購買殼公司的生意并不是暫?;ヂ摼W金融平臺注冊之后才被人們注意到,網貸行業發展初期就已大量存在,本報記者了解到曾有一家山東公司一個人注冊了七八家平臺,不斷地左手倒右手。
北京大成(上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劉新宇表示,“繞道而行”的問題具體分為兩個層面。
一是不再允許企業名稱中含有能夠引發“互聯網金融”聯想的字樣,比如目前采用較多的“金融信息服務”字樣。如果是這一含義,那么想要從事互聯網金融業務,換一個公司名稱注冊或者收購含有能夠引發“互聯網金融”聯想字樣的殼公司均可。
另一方面,則是不再允許新注冊的企業從事互聯網金融業務。劉新宇稱,該類操作較為復雜,無論從工商局或者金融辦的角度出發,監管機構在網貸新規中“機構名稱”和“備案登記”等措施沒有落地的情況下,很難找到有效抓手來禁止企業從事互聯網金融業務。企業則可以通過投資其他已經運營的互聯網金融企業成為其股東,或者采用企業并購等方式運營。
據悉,作為普惠金融的一種,互聯網金融的興起滿足了以小微企業和個人為主的群體對資金和金融服務的需求,網絡的便捷性又解決了部分人群理財服務的可獲得性問題。從一開始,高層就多次發言表示支持互聯網金融發展,并列入“十三五”規劃。
而在兩三年時間內,中國的互聯網金融行業獲得了爆發式增長。根據網貸之家數據,截至2015年12月底,網貸行業運營平臺達到了2595家,相比2014年底增長了1020家,絕對增量超過2014年,再創歷史新高。但全年問題平臺就達到896家,是2014年的3.26倍。
監管能不能一刀切?
在業內人士看來,各地暫停新平臺注冊,可能是因為在監管細則正式出臺之前讓行業緩一緩,防止一些公司注冊這類公司來詐騙等,對行業整體來說其實是一個利好。此外,在高層會議連續表態后,多地展開了一系列專項整治行動,對非法集資的打擊力度持續加大。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網貸之家CEO石鵬峰表示,各地暫停注冊對網貸行業肯定會有影響,大家會很擔心是不是從政策上收緊了,但其實并不是,長遠來看對整個行業還是利好的。限制注冊對于想要做P2P業務的平臺并不會有很大的影響,因為目前監管細則還沒有正式出臺,平臺可以注冊其他名字來做,也可以等具體政策出來之后。
而限制注冊的重點,是為了防止有一些別有用心的騙子注冊了這類看似是正規互聯網金融平臺的公司名稱,來忽悠投資人。在監管細則還沒有執行之前,先把口子關掉是對行業和投資者的保護。
錢來網CEO華猛也認為,各地對注冊暫停其實是一個好事。在監管政策出來之后,各地或者都會有一定的調整,讓新進入者有一個提升,對整個行業也是利好。
點融網創始人郭宇航表示,他曾在銀監部門召開的閉門會議上諫言,未來或可實行破產法隔離機制,監管部門、行業協會或第三方機構能夠出面,對于出現經營困難但債權真實而非跑路的平臺進行接管,保證行業平穩過渡。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監管的重量級不會像監管銀行一樣?!蔽簜ケ硎?,如果將監管看作“一本賬”,目前行業規模值得監管部門投入多少人是劃算的,這需要考慮?!叭珖?00人都是多的,分散到各省份,一個省也就2~3人,因此要用低成本、高效率的監管方式?!?
例如推送至中央數據庫,建立標準化信息披露標準,打造一套系統統一管理,目前整個行業存在欺詐風險和業務風險,而監管層更多應監管欺詐風險。
事實上,除了暫停新企業注冊以外,多地還對P2P網貸等互聯網金融的廣告做了相關規定。比如,此前深圳就曾發文嚴格規定互聯網金融類的廣告。
石鵬峰認為,對廣告進行規范,其實是基于對投資者的保護。一些此前出事的詐騙平臺,就是利用大量廣告的方式來對很多不了解P2P本質的線下投資人進行推廣。監管細則的征求意見稿中也提出了P2P網貸投資的合格投資者概念,所以,對廣告嚴格規范其實是對投資人尤其是不合規投資者的保護。
在業內人士看來,長期來看,嚴格的監管對行業的發展是好事。
華猛認為,暫停注冊對行業的影響是正向的,把一些不好的平臺擋住,對行業進行正向的引導,也對行業未來的發展有一個很好的引導。石鵬峰也認為,暫停注冊的目的是減少一些騙子平臺的存在,讓他們不能假借受政策支持P2P平臺的名義做不好的事情。
此前,P2P行業曾發生多起打著P2P平臺的名義,進行詐騙、非法集資的案件,而這些公司多數注冊資料完善,且在各地廣泛推廣,一些投資人缺乏判斷能力,最終招致損失。
另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不管是北京直接叫停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準入,還是上海暫?;ヂ摼W金融類公司注冊,以及重慶對P2P平臺嚴格予以控制,深圳暫停新增互聯網金融企業名稱及經營范圍的商事登記注冊,這些措施,并非只針對互聯網金融本身,而是包括線上、線下,財富管理與互聯網理財、P2P借貸在內的所有泛理財產品。
互聯網金融興起之后,借著互聯網概念和金融創新名義,各種各樣的互聯網企業紛紛介入金融服務行業,而一些資產管理和財富顧問公司,也利用互聯網平臺,不斷突破監管底線向公眾兜售產品,擾亂金融秩序。這種跨行業和定位不清的現狀,給監管帶來難度和空白地帶的同時,也給投資者帶來不少損失。
需要指出的是,互聯網金融的普惠性決定了其低門檻和對投資者識別的不嚴格,從保護投資者角度,P2P行業急需規范已成共識,但如何監管又頗具爭議。如果按照上述銀監會牽頭的《辦法》劃定的網貸行業12條“紅線”一刀切,近90%的網貸平臺都面臨整改,甚至大部分要關門歇業。
如果把所有互聯網金融企業都定位為“金融信息中介”,并按照這一定位來監管,做法是很容易的,但這種一刀切的規范只重視了形式的合規性,而沒有考慮經營業務、面對人群等方面的實質性風險的統一。
而且,這一定位跟實際也是存在差距的。正如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所說,在P2P亂象中,除了規范P2P是點對點的直接融資,不能有“資金池”之外,還要考慮拆標、托管、發行債券、資金錯配等問題?,F在監管當局要求P2P平臺找銀行做托管賬戶,但很多銀行沒有開發這樣的技術產品,這是一個很大的技術障礙;份額化的P2P標的又類似發行債券的行為,必須遵守私募發行或公募發行的規則;在互聯網理財中,大量的理財產品其實就是集合投資計劃,其法律關系是信托,其金融產品屬性是投資集權又屬于證券。
因此,對于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既要明確其金融工具的屬性,還要厘清其中的法律關系,如何拓展原有金融品種定義,實行功能監管和分級分類監管,創新監管體制,是個大課題。